撒 母 耳 記 上 2:8-10
他
從 灰 塵 裡 抬 舉 貧 寒 人 , 從 糞 堆 中提 拔 窮 乏 人 , 使 他 們 與 王 子 同 坐 , 得 著 榮 耀 的 座 位 。
地 的 柱 子 屬 於 耶 和 華 ; 他 將 世 界 立 在 其上 。 他 必 保 護 聖 民 的 腳 步 , 使 惡 人 在 黑 暗 中 寂
然 不 動 ; 人 都 不 能 靠 力 量 得 勝 。 與 耶 和 華 爭 競的 , 必 被 打 碎 ; 耶 和 華 必 從 天 上 以 雷 攻
擊 他 , 必 審 判 地 極 的 人 , 將 力 量 賜 與 所 立 的 王 , 高 舉受 膏 者 的 角 。
8 He raises the poor from the dust
and lifts the needy from the ash heap;
he seats them with princes
and has them inherit a throne of honor.
"For the foundations of the earth are the LORD's;
upon them he has set the world.
9 He will guard the feet of his saints,
but the wicked will be silenced in darkness.
"It is not by strength that one prevails;
10 those who oppose the LORD will be shattered.
He will thunder against them from heaven;
the LORD will judge the ends of the earth.
"He will give strength to his king
and exalt the horn of his anointed."
**********************************
哈拿這段頌歌與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之頌歌很相似,將其錄於下︰
路加福音1章46-54節
1:46 馬利亞說:「我心尊主為大,
1:47 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
1:48 因為他顧念他使女的卑微;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
1:49 那有權能的,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為聖。
1:50 他憐憫敬畏他的人,直到世世代代。
1:51 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裏妄想就被他趕散了。
1:52 他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
1:53 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
1:54 他扶助了他的僕人以色列,
1:55 為要記念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施憐憫直到永遠,正如從前對我們列祖所說的話。」
『他從灰塵裡抬舉貧寒人,從糞堆中提拔窮乏人,使他們與王子同坐,得著榮耀的座位。』
表示祂看顧卑微的人,這是讓許多被輕視、被忽略之人的安慰。
年輕時,對心儀的姐妹表示愛意,被拒絕了,這兩段經文也安慰我良多。
人常常渴望被青睞、被重視,得著人的賞識。追求愛情時,更是盼望我們喜歡的人能接納我們,也喜歡我們。但是,得到的結果,通常不是我們所期盼的。所以,我們常常覺得被拒絕、被迫坐冷板凳。
當然,這也是許多人心結所在。有人認為:別人拒絕我,可能我不夠好,於是這份自卑感迫使他更努力,想藉由自身努力獲得別人重視。另外有些人認為:別人拒絕我,他本身也好不到那裡去,於是變成憤世嫉俗,自卑轉為自傲。
不過這兩種反應都有幾分病態之補償心理,內心永遠會覺得不平衡,因為心靈已受傷害了,會隨著時間的延續惡化為“苦毒”,因為不原諒傷害者,一直將自己關閉於“受害者”之囚牢。
但是我們知道上帝的眷顧就不一樣了。
彼得前書5章6-7節︰『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他必叫你們升高。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
相
信自己雖然一時被壓抑、被拒絕,可是時候到了,上帝要叫我們升高。所以,我們要原諒那些傷害、輕視、拒絕、否定我們的人,是上帝要他們把這些加給我們,所
有我們要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祂要藉這些來塑造我們,越來越有基督之榮形,我們反倒要感謝與祝福這些人,不可以咒詛與恨惡他們。
只
是當這些熬練讓我們感到苦楚之時,我們也要求主扶助,讓我們耐得住且不要去怨天尤人,不斷提醒自己上帝的慈愛永不改變,這些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無
比的榮耀!正如雅各說︰『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雅各書1:12﹚
希
望我們離世前都如保羅十分肯定的說︰『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
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摩太後書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