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詩篇77:1-3

 

77:1 (亞薩的詩,照耶杜頓的作法,交與伶長。)我要向上帝發聲呼求;我向上帝發聲,他必留心聽我。
77:2
我在患難之日尋求主;我在夜間不住地舉手禱告;我的心不肯受安慰。
77:3
我想念上帝,就煩躁不安;我沉吟悲傷,心便發昏。(細拉)

For the director of music. For Jeduthun. Of Asaph. A psalm.

I cried out to God for help;
    I cried out to God to hear me.
When I was in distress, I sought the Lord;
    at night I stretched out untiring hands,
    and I would not be comforted.

I remembered you, God, and I groaned;
    I meditated, and my spirit grew faint.[
b]

**************

 

   「照耶杜頓的作法」象徵一種特別的敬拜風格——它不只是熱烈的讚美或歡呼,更是一種沉思、安靜等候上帝的方式,並帶著對上帝的深切仰望與信靠。這對我們今天的教會敬拜也有啟發:

 

1.      敬拜不僅是外在的表達,也需要內心的安靜和默想。

2.      在困難時刻,透過沉思的敬拜,我們可以學習等候上帝的時間與旨意。

3.      敬拜中要帶著感恩和盼望,縱使我們心靈掙扎,也能在上帝面前傾心吐意。

 

    這些詩篇提醒我們,敬拜上帝不一定要用激昂的方式,有時候安靜的等候與內心的默禱,同樣能夠觸動上帝的心。

 

    詩人在此描述是人在面對強大逆境時的心態的確讓人快樂不起來身心的疲憊是處於無力的狀態感受不到上帝的安慰雖然尋求上帝內心還是感受不到上帝的同在!於是心中發出呼求,要上帝幫助與垂聽!

 

    其實這也是我們會遇到的狀況,我們不會時時刻刻感受上帝的同在,也不會時時刻刻感到凡是順利;甚至禱告之後仍然沒有改善,有時還會每況愈下!讓人覺得,禱告沒甚麼意義。

 

    詩人將這樣的狀態記錄下來,就是要讓我們體會到信仰生活的真實狀態。也因為這樣,也讓我們再一次體認信心不是以靠感覺、情緒,而是要使用意志,來對抗自己的低沉。

 

    怪不得保羅說:「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立比書4:4)

 

    使徒彼得也說:「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彼得前書1:6-7)

 

    因此,我們要靠聖靈和上帝的話,在磨難中要存盼望和信心來仰望上帝的慈愛,如此才會有真正的喜樂,勝過感覺、情緒,使自己成為上帝的兒女之見證,來榮耀上帝!

 

 

沒有留言:

熱門文章

我的網誌清單

  • 《蘇格蘭信仰告白》簡介 - *📅* *寫作時間與背景* - *成文於 1560 年*,在蘇格蘭宗教改革的高潮時期。 - 在約翰‧諾克斯(John Knox)與其他五位改革者(合稱“六位約翰”)的帶領下完成,於*蘇格蘭議會(Parliament of Scotland)中被採納為國家教會的信仰準則*。 ...
    17 小時前
  • 熙篤七日靈修手冊 - *主題:Ora et Labora — 在禱告與工作中與主同行* *目的:學習熙篤精神的七個核心面向,操練安靜、聖言、默觀與愛的生活* ------------------------------ *🕯**️ **每日靈修結構(建議約30-45分鐘)* 1. *晨禱*(7分鐘) 向上...
    3 天前
  • 雙重預定論 - 很棒的問題!「雙重預定論(Double Predestination )」是教會歷史中特別在加爾文主義(改革宗神學)裡引起很多討論的一個神學教義。它試圖解釋一個非常核心也非常艱深的問題: 如果上帝揀選一些人得救,那麼其他人呢?是祂也預定他們滅亡嗎? 我們先定義、再分析,再以聖經為基礎去思考這...
    2 週前
  • 詩篇第6篇概論 - *一、標題與背景* - *標題*:「大衛的詩,交與伶長。用絲弦的樂器,調用第八。」 - *作者*:大衛 - *「第八」*(希伯來文 *sheminith*)可能是音樂術語,代表低音八度,或用於莊嚴、哀傷的曲調。 - 這首詩是大衛在極度痛苦中向上帝呼求的一篇*...
    2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