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6日 星期一

哥林多前書 14:20-25

14:20 弟兄們,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然而在惡事上要作嬰孩,在心志上總要作大人。

14:21 律法上記著:「主說,我要用外邦人的舌頭和外邦人的嘴唇向這百姓說話;雖然如此,他們還是不聽從我。」

14:22 這樣看來,說方言不是為信的人作證據,乃是為不信的人;作先知講道不是為不信的人作證據,乃是為信的人。

14:23 所以,全教會聚在一處的時候,若都說方言,偶然有不通方言的,或是不信的人進來,豈不說你們癲狂了嗎?

14:24 若都作先知講道,偶然有不信的,或是不通方言的人進來,就被眾人勸醒,被眾人審明;

14:25 他心裏的隱情顯露出來,就必將臉伏地,敬拜神,說:「神真是在你們中間了。」

 

***************

 

     這裡告訴我們講道也有佈道或宣教之供用。保羅在此見證說:『所以,全教會聚在一處的時候,若都說方言,偶然有不通方言的,或是不信的人進來,豈不說你們癲狂了嗎?若都作先知講道,偶然有不信的,或是不通方言的人進來,就被眾人勸醒,被眾人審明;他心裏的隱情顯露出來,就必將臉伏地,敬拜上帝,說:「上帝真是在你們中間了。」』

 

    所以,教會要在講道上成長,要宣告上帝的話,並且上帝的話是我們禮拜之中心,讓我們恢復加爾文神學之禮拜——以上帝的話為中心之禮拜。

 


 

哥林多前書 14:14-19

14:14 我若用方言禱告,是我的靈禱告,但我的悟性沒有果效。

14:15 這卻怎麼樣呢?我要用靈禱告,也要用悟性禱告;我要用靈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

14:16 不然,你用靈祝謝,那在座不通方言的人,既然不明白你的話,怎能在你感謝的時候說「阿們」呢?

14:17 你感謝的固然是好,無奈不能造就別人。

14:18 我感謝神,我說方言比你們眾人還多,

14:19 但在教會中,寧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如說萬句方言。

 

********************

 

    保羅強調在聚會中不要用方言,因為人無法用悟性明白,既然如此是無法造就人。保羅為此更說:『在教會中,寧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如說萬句方言。』

 

    所以在此也奉勸自以為有方言恩賜之兄姐們,為使教會得造就,請您們不要在聚會或禮拜中使用方言,保羅都如此勸誡,請不要再使用方言混亂教會之敬拜程序,這是出於愛心與信仰之純正之勸告。因為教會是主的,不是單屬某個人。要照聖經教導而行。


 

哥林多前書 14:5-13

14:5 我願意你們都說方言,更願意你們作先知講道;因為說方言的,若不翻出來使教會被造就,那作先知講道的,就比他強了。

14:6 弟兄們,我到你們那裏去,若只說方言,不用啟示,或知識,或預言,或教訓給你們講解,我與你們有甚麼益處呢?

14:7 就是那有聲無氣的物,或簫,或琴,若發出來的聲音沒有分別,怎能知道所吹所彈的是甚麼呢?

14:8 若吹無定的號聲,誰能預備打仗呢?

14:9 你們也是如此,舌頭若不說容易明白的話,怎能知道所說的是甚麼呢?這就是向空說話了。

14:10 世上的聲音或者甚多,卻沒有一樣是無意思的;

14:11 我若不明白那聲音的意思,這說話的人,必以我為化外之人,我也以他為化外之人。

14:12 你們也是如此,既是切慕屬靈的恩賜,就當求多得造就教會的恩賜。

14:13 所以那說方言的,就當求著能翻出來。


********************


保羅在此説明追求先知講道之重要原因乃是在於真理傳講之準確性。因為他說:『若吹無定的號聲,誰能預備打仗呢?』


同樣基督徒是上帝的軍隊,是要為福音真理打仗,而打仗要有明確之命令,不可以模擬兩可,所以講道是很重要,因為講道是上帝之出口,把上帝之心意宣講出來,使人可以遵行。


可是方言誰也聽不明白,無法明確表達上帝之心意,更是沒有辦法通過大家用聖經之原則來之檢驗。所以保羅並不鼓勵方言,雖然他沒有禁止。


今日本於上帝之啟示已完備之原則,聖經已完全將上帝要告訴人之真理寫明在裡面,不需要用別的方法啟示,所以不贊成方言或說預言之事,站在神蹟已停止之角度來建立信仰於聖經上。


魔鬼常常用神蹟奇事來干擾基督徒,忘記上帝的救贖要在主耶穌再來之日子,才得以完全,正如聖經所啟示的真理,所以我不求神蹟奇事,只求上帝國快快實現。




 

哥林多前書 13:4-8

 

13:4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13:5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13:6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13:7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13:8 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

 

**************

 

    “愛”是最大之恩賜,可是愛不是掛在嘴邊就可以的,愛是要有行動的,要付代價的。

 

    “愛是恆久忍耐”表示︰愛是必須受苦,若不受苦哪來的“忍耐”?明明不喜歡甚至討厭,為了“愛”,就要苦了自己。正如上帝愛世人,但是世人因為罪,與上帝為仇,上帝為滅冤仇,把耶穌基督獨生愛子,賜給人類成為贖罪祭,對天父而言,這是極大之代價,更是何等的愛!

 

    當然不是為“愛”受苦會讓人無情,而真正的愛是不能失去“恩慈”,因為“恩慈”讓人感受如同酒一般甘醇,讓人陶醉。同樣上帝的“愛”,再聖靈之催化下,讓人不可抗拒,願意放下自己,為上帝而活!

 

    “愛是不嫉妒”表示︰盼望被愛的對象一定要幸福,如此就心滿意足,因此就不會忌妒了!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表示︰“愛”只要對方知道好了,不用到處吹噓與宣揚。

 

    “不作害羞的事”表示:“愛”不可以粗魯和不禮貌。不可以因為“愛”,就不尊重人家。

 

    “不求自己的益處”表示:“愛”是要以對方之益處為首要之考量,把自己的利益放一邊。

 

    “不輕易發怒” 表示:“愛”是不可以不耐煩,隨便發脾氣的。

 

    “不計算人的惡” 表示:“愛”是不可以故意挑人家毛病,這看不順眼,那看不順眼。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表示:“愛”是不可姑息,認為有不合真理之處,要用愛心說誠實話,免於沉淪。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表示:“愛”要深入生活中每個層面,不可以表面化。

 

“愛”是最大之恩賜,而且是上帝不會挪去之恩賜,所有“愛是永不止息”


2022年5月15日 星期日

哥林多前書15章50-58節

50 弟兄姊妹們,我要說的是:血肉造成的身體不能承受上帝的國,那會朽壞的不能承受不朽壞的。 51-52 你們要注意這一件奧祕的事:我們並不是都要死,而是在一剎那、一眨眼間,最後的號角響的時候,都要改變。最後的號角一響,死人要復活而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 53 因為那會朽壞的必須變成不朽壞的,會死的必須變成不會死的。 54 到了那會朽壞的已經變成不朽壞的,那會死的已經變成不會死的,聖經上的話就實現了:死亡被消滅了;勝利已經達成了! 55 死亡啊!你的勝利在哪裏?死亡啊!你的毒刺在哪裏? 56 死亡的毒刺是從罪來的,而罪的權勢是從法律來的。 57 但是,感謝上帝,他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了! 58 所以,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你們要站穩,不可動搖。要不辭勞苦地為主工作;因為你們知道,為主工作絕不會是徒然的。


I declare to you, brothers, that flesh and blood cannot inherit the kingdom of God , nor does the perishable inherit the imperishable. Listen, I tell you a mystery: We will not all sleep, but we will all be changed–in a flash, in the twinkling of an eye, at the last trumpet. For the trumpet will sound, the dead will be raised imperishable, and we will be changed. For the perishable must clothe itself with the imperishable, and the mortal with immortality. When the perishable has been clothed with the imperishable, and the mortal with immortality, then the saying that is written will come true: ‘Death has been swallowed up in victory.’ 'Where, O death, is your victory? Where, O death, is your sting?’ The sting of death is sin, and the power of sin is the law. But thanks be to God! He gives us the victory through our Lord Jesus Christ. Therefore, my dear brothers, stand firm. Let nothing move you. Always give yourselves fully to the work of the Lord, because you know that your labor in the Lord is not in vain.

***********************

    感謝主!這是令人興奮的信息:『感謝上帝,他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了!』

    因為基督已經得勝了!所以,我們也可以如此宣告。基督從死裡復活,已經勝過「死亡」。同樣,這得勝的實際也臨到每一個屬基督的人身上。『你們要注意這一件奧祕的事:我們並不是都要死,而是在一剎那、一眨眼間,最後的號角響的時候,都要改變。最後的號角一響,死人要復活而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因為那會朽壞的必須變成不朽壞的,會死的必須變成不會死的。到了那會朽壞的已經變成不朽壞的,那會死的已經變成不會死的,聖經上的話就實現了:死亡被消滅了;勝利已經達成了!』

    「死亡」是世上每個人都要經歷的,而且是十分公平的,包括貧、富、貴、賤,以及男、女、老、少,無一可以倖免。就連康熙皇帝也無法命令自己所愛的妃子不死,包括他自己也有一天也離開這世界,無法永永遠遠掌王權。當然,我們有一天,也要離開這世界,這是因為使祖亞當夏娃犯罪以後,罪進入人的生命之中,罪的工價乃是死。所以我們會朽壞的肉身,會過去,但是我們的靈魂會歸回上帝那裡。也因為如此,人有兩種命運,信主(得救)的人進入永生,不信主(不得救)的人進入永死。當然「永生」和「永死」大不相同,一者永遠享受上帝永遠之祝福,另一者遭受上帝永遠之憤怒!

    既然我們藉著信耶穌可以得永生,表示今生的努力是值得的,尤其爲主奔跑忙碌,多作主工。所以保羅說:『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你們要站穩,不可動搖。要不辭勞苦地為主工作;因為你們知道,為主工作絕不會是徒然的。』

    是的,因為有永生,所以今生更重要了,今生的決定,可以影響將來之命運,起可不謹慎呢!豈不應求主給我們決心和智慧,選擇上好之福分呢!

 

 

哥林多前書2:2

 

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

 

For I resolved to know nothing while I was with you except Jesus Christ and him crucified.

***************************************

    對基督徒而言,「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是最基本信仰。因為這是我們的救贖的證據與保證,靠此我們可以與上帝和好,並且被接納為兒女,甚至成為「後嗣」,與眾聖徒一同承受上帝國為基業。

    在此我們先來認識「耶穌基督」,「耶穌」是名字,「基督」是職稱。「耶穌」這名字是從「約書亞」轉換過來的,是「上帝的拯救者」的意思。這個名字在主耶穌的時代是非常普通的名字,正如「馬利亞」也是如此。「基督」在希伯來是「彌賽亞」,是具有尊貴地位,君王、祭司和先知在任職前,需要受膏抹,所以「基督」是指「受膏抹的人」。

    「耶穌基督」的稱呼表示祂是尊貴的,是在上帝和人中間服事的。祂不僅被稱為「上帝的兒子」,更是「道成肉身」,完全的上帝取了人性,也成了完全的人,在世上過沒有「罪」的生命。所以,祂的無罪也如衣服,讓我們可以披上,也因為祂完成「上帝的義」,使我們屬祂的人,因祂的義行,在上帝面前被「稱義」。

    「耶穌基督」不僅自己完成「上帝的義」,還為我們這些屬祂的人成為「贖罪祭」,也就是「祂釘十字架」。

申命記21:22-23:「人若犯該死的罪,被治死了,你將他掛在木頭上,他的屍首不可留在木頭上過夜,必要當日將他葬埋,免得玷污了耶和華─你上帝所賜你為業之地。因為被掛的人是在上帝面前受咒詛的。」

祂被釘十字架如同掛在木頭上,這等人在上帝面是前受咒詛的。祂為我們罪的緣故成為咒詛,並為我們的眾罪而死。在此向世人顯明上帝極大的「愛」。上帝愛我們到一個地步,願意用祂獨生愛子的性命,來補足我們對祂的虧欠,因為我們人類自始祖開始就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與上帝斷絕關係,而落入滅亡,也就是「永死」。

然而,「耶穌基督」的「死」卻把「死亡」的權勢敗壞了,從此「死亡」不再禁錮人。「耶穌基督」自己成為初熟的果子,首先復活,讓人確定祂已戰勝死亡,讓我們也有復活和永生之盼望。因此,若沒有「十字架」的死,就沒有榮耀之復活。

而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和祂在世上無罪之生活,不僅使我們這些屬於祂的人罪得赦免,更與上帝和好,還成為祂的兒女,更是承受上帝國為基業,享受永遠之福樂,這也是上帝何等的愛!

所以,保羅勇敢的宣告:『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

 

教會也當向世人宣告:『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

 

我們不可以用別的來取代「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這是我們的使命!

哥林多前書15章51-57節

 

15:51 你們要注意這一件奧祕的事:我們並不是都要死,而是在一剎那、一眨眼間,最後的號角響的時候,都要改變。最後的號角一響,死人要復活而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
15:52 併於上節
15:53 因為那會朽壞的必須變成不朽壞的,會死的必須變成不會死的。
15:54 到了那會朽壞的已經變成不朽壞的,那會死的已經變成不會死的,聖經上的話就實現了:死亡被消滅了;勝利已經達成了!
15:55 死亡啊!你的勝利在哪裏?死亡啊!你的毒刺在哪裏?
15:56 死亡的毒刺是從罪來的,而罪的權勢是從法律來的。
15:57 但是,感謝上帝,他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了!


Listen, I tell you a mystery: We will not all sleep, but we will all be changed–in a flash, in the twinkling of an eye, at the last trumpet. For the trumpet will sound, the dead will be raised imperishable, and we will be changed. For the perishable must clothe itself with the imperishable, and the mortal with immortality. When the perishable has been clothed with the imperishable, and the mortal with immortality, then the saying that is written will come true: ‘Death has been swallowed up in victory.’ 'Where, O death, is your victory? Where, O death, is your sting?’ The sting of death is sin, and the power of sin is the law. But thanks be to God! He gives us the victory through our Lord Jesus Christ.

***********************************

      在台灣的教會比較喜歡慶祝聖誕節,復活節比較沒有被看重,大部分送送「復活蛋」,或舉行朝陽禮拜,也可能因為受難週之嚴肅氣氛之感染吧!

    但是,「復活」對每位基督徒是極大之盼望,因為復活後要進入上帝在基督裡為我們預備之榮耀中,因為基督已經得勝了!正如保羅在此宣告:『你們要注意這一件奧祕的事:我們並不是都要死,而是在一剎那、一眨眼間,最後的號角響的時候,都要改變。最後的號角一響,死人要復活而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

    聖經除了這裡宣告基督已勝過死亡,帖撒羅尼迦前書 第4章10~18節中保羅勉勵我們:『弟兄姊妹們,關於已經死了的人,我們希望你們知道一些事,免得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盼望的人。我們相信耶穌死而復活,所以相信上帝也要把那些已經死了的信徒跟耶穌一起帶去。我們現在照主的教導告訴你們:我們這些在主再臨那一天還活著的人,不會比那些已經死了的人先跟主相會。因為,主的命令一下,天使長一喊,上帝的號筒一響,主本身要從天上降下。那時,那些信基督而已經死了的人要先復活;接著,我們這些還活著的人都所以,你們要用這些話彼此安慰。要跟他們一起被提到雲裏,在空中跟主相會。從此,我們就永遠跟主在一起了。』

    這一切不是靠著我們的努力可以完成,都是上帝的作為。『既然這些兒女都是有血肉的人,耶穌本身也同樣有了人性。這樣,由於他的死,他能夠毀滅那掌握死亡權勢的魔鬼,並釋放了那些因為怕死而一生處在奴役下的人。很明顯地,他不是幫助天使,而是幫助亞伯拉罕的子孫。所以,他必須在各方面與他的弟兄姊妹們相同,在上帝面前作他們仁慈而可靠的祭司,好使人的罪得到赦免。因為他親自經歷過被考驗、受折磨的痛苦;他現在能夠幫助那些被考驗的人。』(參希伯來書2章11-1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