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馬太福音5:11-12




5:11 「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
5:12
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

"Blessed are you when people insult you, persecute you and falsely say all kinds of evil against you because of me. Rejoice and be glad, because great is your reward in heaven, for in the same way they persecuted the prophets who were before you."

***************

    登山寶訓的八福」都是讓人覺得不好的事情,正如這裡所說的:『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而耶穌稱呼這樣的人是:『你們就有福了!

    而耶穌稱這樣的人有福是因為由先知來的。先知在舊約時代,並不是受到大家歡迎的人物,因為祂們都說一些人不喜歡聽的話。然而,先知最基本的條件是對上帝忠心。而這樣的忠心是令人覺得不舒服,所以遭受到人的辱罵、逼迫、捏造各樣壞話毀謗

    雖然如此,耶穌肯定先知的遭遇:『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

    同樣,當我們如先知一般,為了忠於主耶穌時,受到『辱罵、逼迫、捏造各樣壞話毀謗』時,也必定和先知一樣,受到上帝的獎賞。但是,我們必須認清一件事實我們忠心於主耶穌時,我們必定受到『辱罵、逼迫、捏造各樣壞話毀謗』。而成為主和用器皿的人,必定受這樣的熬煉,才會合乎主用。

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腓立比書1:9-10




1:9 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
1:10
使你們能分別是非(或譯:喜愛那美好的事),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

And this is my prayer: that your love may abound more and more in knowledge and depth of insight, so that you may be able to discern what is best and may be pure and blameless for the day of Christ.

***************

    保羅為腓立比教會的信徒禱告,希望他們的愛心因著知識和內在看見(屬靈)生命之深度,而有所增長。不僅如此,更是透過聖靈所賜的智慧,能夠分別是非,作純真與無可指責的人,直到基督再來的日子!

    可見基督徒的德性,是聖靈的工作,不是靠著人的修行或自我追求來的人越是刻意注重外表的作為,而不是透過內在與聖靈的同工,就與基督越離越遠,越掌握不住信仰的真諦。

    基督徒的信仰成長是順服聖靈的引導,以禱告向上帝求,願意將榮耀歸給上帝,而不是尋求人的稱讚與自我誇口。因為我們知道,基督徒的品德是從上帝領受的,就當感謝領受並歸榮耀於上帝。

    另外我們所作所為是為了討上帝的喜悅,要得上帝的榮耀,而非人的榮耀或稱讚。因為惟有上帝給的才是永恆與真實的,才是有價值的。將來進入上帝榮耀國度時,可以獻給上帝的。

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撒迦利亞書13:9




我要使這三分之一經火,熬煉他們,如熬煉銀子;試煉他們,如試煉金子。他們必求告我的名,我必應允他們。我要說:『這是我的子民。』他們也要說:『耶和華是我們的神。』

And I will put this third into the fire,
and refine them as one refines silver,
and test them as gold is tested.
 They will call upon my name,
and I will answer them.
 I will say, 'They are my people';
and they will say, 'The Lord is my God. '"

****************

    上帝雖然用火般的試驗來熬練我們,讓我們覺得很難受但是,上帝要透過這些苦難來催逼我們,使我們可以求告祂的名。求告祂的名,是祂讓我們與祂建立關係的方法。

    這是上帝特別且奇妙的作為,當我們一次一次的求告祂,也就與上帝有接觸,也就可以認識祂,與祂連結在一起。到最後,我們自然感受到:上帝就是我們的上帝,我們是真為祂的子民。

    也因為有這層關係,我們承認自己是屬於上帝,而上帝也是屬於我們。我們就與上帝,有相知相屬的關係。這也是上帝願意俯就我們,引導我們與提升我們的方法。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耶利米哀歌 3:27




人 在 幼 年 負 軛 , 這 原 是 好 的 。

It is good for a man that he bear
the yoke in his youth.

*********

    小時候媽媽告誡:「小孩子不要太好命,以後長大萬一沒有那樣的環境怎麼辦呢?」

    聖經在此也說明:在年幼的時候,負擔重任是好的。因為人要受到一點訓練,才能承擔大的或廣的事奉。為主做大事功,完正大使命。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要害怕承擔重任,這是我們與主親近的最佳時機。

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

羅馬書3:26




使

It was to show his righteousness at the present time, so that he might be just and the justifier of the one who has faith in Jesus.

************

    這裡稱為義者之原因不是因為行為,而是因為對耶穌的信仰。

    這是和猶太人稱為義者的觀念不同,他們的義是靠守律法而來的,也就是外在的行為成了一人判定的標準

    而我們的社會也是以行為的好壞來判定人,認為好人是因為他做好事。

    但是人用行為來判斷自己是好人或義人,就會輕視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做的犧牲,會以自己的行為達到某標準而自豪,這就是聖經所說的「假冒為善」。以為自己是善的,就可以訂別人為罪人、為不義的人,特別事他看不順眼或不聽從、不支持他的人。

    也因為自義,使他不覺得需要上帝的義,因而失落了!

    然而藉由信仰耶穌基督稱義的人,明白自己必須靠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恩典才可以稱為義,這是領受來的義,也因為如此,他會用感恩的心順服耶穌基督,使耶穌的義成為他的義,這樣的義才是上帝所看重的義,滿足上帝心意的義,超越人的義

熱門文章

我的網誌清單

  • 馬丁路德《桌邊談》(Table Talk)簡介 - 📖 *書名:* *Table Talk*(德語:*Tischreden*) ✍ *作者:*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 📅 *成書時間:* 約 1531–1546 年(死後由門徒整理出版) 📚 *內容類型:* 宗教對話、神學思想、生活觀察 -----------...
    3 週前
  • 《效法基督》中內在生活 - 多瑪斯·肯畢斯(Thomas à Kempis)對內在生活的教導,是在邀請我們*從外在的忙亂,轉向內心的靜默與上帝的同在* ,這是一條通往靈魂深處的路,是門徒生命成熟的關鍵。 ------------------------------ *🕊**️ **什麼是「內在生活」?* 簡單來說,*...
    5 天前
  • 雙重預定論 - 很棒的問題!「雙重預定論(Double Predestination )」是教會歷史中特別在加爾文主義(改革宗神學)裡引起很多討論的一個神學教義。它試圖解釋一個非常核心也非常艱深的問題: 如果上帝揀選一些人得救,那麼其他人呢?是祂也預定他們滅亡嗎? 我們先定義、再分析,再以聖經為基礎去思考這...
    1 週前
  • 但以理七十個「七」的預言 - "七十週"或"七十個七"的預言是最重要的和詳細的舊約彌賽亞預言之一。 這是在但以理書 9 章中找到的。此章開頭但以理為以色列祈禱,承認以色列國得罪了上帝,並請求上帝的寬恕。 當但以理祈禱時,天使加百列向他顯現,並給了他一個以色列未來的異象。 *70 **週的劃分* 在 24 節,加百列說,"為你...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