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8日 星期三

哥林多後書5:19

 

這就是神在基督裏,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

that is, in Christ God was reconciling the world to himself, not counting their trespasses against them, and entrusting to us the message of reconciliation.

****************

    基督徒所要傳的是和平的福音,這福音要宣告:『上帝在基督裏,叫世人與自己和好,…』

    可是人和上帝之間卻是有無法和平的事情發生,人自亞當夏娃犯罪開始,人和上帝是隔絕的,是疏離的。因為上帝恨惡罪惡,人卻受罪的轄制不得自由,進而處在悖逆上帝的景況,所以上帝的公義無法滿足,也就沒有真正的和平。

    上帝因為出於憐憫,不願意人在罪惡之中。因為罪惡使人遠離生命的供應,內心是愁苦的;除非人的生命與上帝連結,才會得著生命的供應,才有喜樂與安息,這也使人受造時的律。

    所以,上帝透過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承擔我們一切的罪債,上帝的公義才能滿足,人與上帝之間才有真正的和平。這是上帝所設立的,不是人想出來的辦法,沒有透過著個,上帝與人是無法和好。所以保羅說:『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

    當然上帝這個和好的消息和作為,要讓更多人享受到,就託付我們這些先與上帝和好的人,向那些未和好的人傳揚,我們就成了上帝和好的使者了。所以,這是何等的恩典,我們竟然成了人和上帝之間的管道!

 

馬可福音14:4-5

14:4 有幾個人心中很不喜悅,說:「何用這樣枉費香膏呢?
14:5
這香膏可以賣三十多兩銀子賙濟窮人。」他們就向那女人生氣。

 Some of those present were saying indignantly to one another, “Why this waste of perfume? It could have been sold for more than a year’s wages[a] and the money given to the poor.” And they rebuked her harshly.

 

***********

 

    「三十多兩銀子」讓人有天壤之別:這個數目讓猶大出賣主耶穌;而這婦人是拿出等價的香膏奉獻給主耶穌。

 

    然而婦人這樣做竟然被主耶穌的門徒批評:「何用這樣枉費香膏呢?這香膏可以賣三十多兩銀子賙濟窮人。」

 

    這樣的批評讓人感受到的是人心的虛偽,因為這樣說不是珍惜這個拿答香膏的價值,而是輕看主耶穌,認為不值得為此而作!其實看重主耶穌的話,再多也不是「枉費」!

 

    許多時候,人看重利益超過人的價值在此可以表現處來!其實,上帝和人的看法不同:上帝寧可付上重價來買贖人,甚至是犧牲自己的獨生子;人寧可謂一點金錢來殺害或出賣人!這是多麼大的差別啊!

 

    然而看重人和看重上帝是相互影響的,因為人是造上帝形象造的,也是上帝最喜愛的受造物。

 

2022年5月16日 星期一

哥林多前書 15:12-18

15:12 既傳基督是從死裏復活了,怎麼在你們中間有人說,沒有死人復活的事呢?

15:13 若沒有死人復活的事,基督也就沒有復活了。

15:14 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

15:15 並且明顯我們是為神妄作見證的,因我們見證神是叫基督復活了。若死人真不復活,神也就沒有叫基督復活了,

15:16 因為死人若不復活,基督也就沒有復活了。

15:17 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裏,

15:18 就是在基督裏睡了的人也滅亡了。

 

**************

 

    保羅在此反駁哥林多教會中間有人傳“沒有死人復活”的道理。

 

    “死人復活”在基督信仰是很重要之教義,因為此教義是和“基督復活”互為必要條件︰只要有一成立,另一方也成立﹔只要一不成立,另一方也不成立。所以保羅極力為此辯駁。

 

    “基督復活”在當時是不用辯解之事實,不僅有許多的見證人更是聖經基礎,所以“死人復活”必定成立,雖然時間未到,卻是肯定會發生。也唯有靠著上帝所賜之信心,我們才能長存盼望,安息在上帝之懷中。

 

 

哥林多前書 15:9-11

15:9 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稱為使徒,因為我從前逼迫神的教會,

15:10 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並且他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與我同在。

15:11 不拘是我,是眾使徒,我們如此傳,你們也如此信了。

 

*****************

 

    這是保羅的得救見証。

 

我們做得救見証,要述說未得著救恩以前之光景為何,正如保羅說︰「我從前逼迫上帝的教會。」

 

接著要說明上帝的恩典使你有怎樣之改變,保羅將上帝的作為見証如下︰「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上帝的恩才成的,並且祂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這原不是我,乃是上帝的恩與我同在。」

 

是的,因為上帝的恩同在使一個逼迫上帝教會的人成為使徒,為教會之建立為上帝所差遣。這也是上帝大能之作為。

 

 

 

哥林多前書 15:1-8

15:1 弟兄們,我如今把先前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告訴你們知道。這福音你們也領受了,又靠著站立得住;

15:2 並且你們若不是徒然相信,能以持守我所傳給你們的,就必因這福音得救。

15:3 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

15:4 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

15:5 並且顯給磯法看,然後顯給十二使徒看;

15:6 後來一時顯給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還在,卻也有已經睡了的。

15:7 以後顯給雅各看,再顯給眾使徒看,

15:8 末了也顯給我看;我如同未到產期而生的人一般。

 

*****************

 

    保羅在此宣告福音之重要內容:『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

 

    所以福音有兩個要素,一是基督為我們的罪成為贖罪祭,釘在十字架上而死。然而福音不是到此為止,祂第三日復活了!這一切舊約的書卷早已經預言,而在耶穌基督一一應驗,證明福音是從上帝而來,不是人想像出來的。

 

    福音除了有聖經預言為基礎,更是有事實為根據,因為有許多見證人,保羅在此列舉︰『顯給磯法看,然後顯給十二使徒看;後來一時顯給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還在,卻也有已經睡了的。以後顯給雅各看,再顯給眾使徒看,末了也顯給我看;我如同未到產期而生的人一般。』

 

    福音既然是真實的且有上帝的話為基礎,所以我們不是徒然相信,主耶穌基督真正能救我們脫離罪和死的律,賜下生命和聖靈的律,使我們真正成為上帝之兒女且為後嗣,承受上帝國到永遠!


 

哥林多前書 14:36-40

 

14:36 神的道理豈是從你們出來嗎?豈是單臨到你們嗎?

14:37 若有人以為自己是先知,或是屬靈的,就該知道,我所寫給你們的是主的命令。

14:38 若有不知道的,就由他不知道吧!

14:39 所以我弟兄們,你們要切慕作先知講道,也不要禁止說方言。

14:40 凡事都要規規矩矩地,按著次序行。

 

*************

 

    保羅再次強調︰『凡事都要規規矩矩地,按著次序行。』

 

    再強調“靈恩”的時代,這句話是值得我們反省,不可以聖靈充滿來支持超乎常態之行為,禮拜中該有之程序與規矩不可破壞。

 

    所以保羅用很重的話︰『若有人以為自己是先知,或是屬靈的,就該知道,我所寫給你們的是主的命令。若有不知道的,就由他不知道吧!』

 

    我反對聚會中用方言,您一定會用保羅在上面說的:『你們要切慕作先知講道,也不要禁止說方言。』來反駁我!

 

    保羅如此說並不是說聚會中不要禁止說方言,而是私底下不要禁止說方言,他贊成方言可造就自己。只是,我想警告大家,現在所謂之方言是一些大家聽不懂之舌頭鼓動之聲音,真的是從聖靈來的方言嗎?既然無法確定,請不要陷入魔鬼之混亂中。

 

哥林多前書 14:26-35

14:26 弟兄們,這卻怎麼樣呢?你們聚會的時候,各人或有詩歌,或有教訓,或有啟示,或有方言,或有翻出來的話,凡事都當造就人。

14:27 若有說方言的,只好兩個人,至多三個人,且要輪流著說,也要一個人翻出來;

14:28 若沒有人翻,就當在會中閉口,只對自己和神說就是了。

14:29 至於作先知講道的,只好兩個人或是三個人,其餘的就當慎思明辨。

14:30 若旁邊坐著的得了啟示,那先說話的就當閉口不言,

14:31 因為你們都可以一個一個地作先知講道,叫眾人學道理,叫眾人得勸勉。

14:32 先知的靈原是順服先知的;

14:33 因為神不是叫人混亂,乃是叫人安靜。

14:34 婦女在會中要閉口不言,像在聖徒的眾教會一樣,因為不准她們說話;她們總要順服,正如律法所說的。

14:35 她們若要學甚麼,可以在家裏問自己的丈夫,因為婦女在會中說話,原是可恥的。

 

*****************

 

    保羅在此教導︰『上帝不是叫人混亂,乃是叫人安靜。』

 

    這也是禮拜很重要之原則,通常大部份之禮拜開頭會唱以下之詩歌︰

 

上帝降臨在祂的聖殿  (台語聖詩492首)                  上帝降臨在祂的聖殿,上帝降臨在祂的聖殿,地上萬民當恬靜,  地上萬民當恬靜在祂面前,當恬靜、當恭敬在祂面前。
 

[哈巴谷書2:20 惟耶和華在他的聖殿中,全地的人都當在他面前肅敬靜默。]

 

   讓我們安靜,才可以聽到上帝的話!這是禮拜很重要之要素,可是今日“敬拜讚美”之風盛行,大家似乎不再注意安靜聆聽上帝的話,這對教會是很大之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