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以賽亞書61:1




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或譯: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

The Spirit of the Sovereign Lord is on me, because the Lord has anointed me to proclaim good news to the poor. He has sent me to bind up the brokenhearted, to proclaim freedom for the captives and release from darkness for the prisoners,

*****************

    這個世界受到功利主義的影響,作什麼是都是以目的論為中心的思考,常常是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因果關係來思考問題。也就說,你只要「行好事,作好人,說好話」,就可以上天堂,或是修得正果。於是認為什麼宗教都是一樣,都是要人成為善。若是有什麼災害臨到,表示這是上天的懲罰,因為人行惡的緣故,是應該受的,不必辯解。

    先知以賽亞的這段話,我們在路加福音也讀到,這是耶穌基督開始傳福音時的宣言。而這段話讓我們認識到:福音的動力是來自上帝的靈,上帝的靈臨到人的身上,人才能明白上帝的心意和上帝的話語,並且透過上帝的話語來更新、醫治、釋放人,使人領受上帝的恩典。

    所以,聖經在這裡讓我們認識,人得著上帝的賜福不是行善,而是謙卑。正如一開始的宣告: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這也是登山寶訓中的第一福:『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5:3),中所提到『虛心的人』,更進一步說就是:『承認自己內心是貧窮的』。也惟有這個態度,我們才能順服於上帝所宣告的福音,接受自己需要被拯救的事實。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傷心』(破碎的心)得著醫治,才能從罪的綑綁得自由,從黑暗(死亡)的監禁中得釋放。

    也因為如此,我們必須先得上帝的賜福,生命才會改變。不是我們改變自己修行,我們才會蒙福。這樣的比較是要告訴大家一個事實,上帝的拯救與賜福是恩典,不是獎賞。是上帝因著愛,主動給予的,不是善行交換來的,我們的行善一點都沒有功效。但我們是蒙恩的人,行善就成了我們的義務,是必須的努力。是因為上帝的恩典,我們才真有能力行善,討上帝喜悅。

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提摩太前書6:11




但你這屬 神的人要逃避這些事,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

But you, man of God, flee from all this, and pursue righteousness, godliness, faith, love, endurance and gentleness.

****************

    保羅在此勉勵提摩太要逃避這些事』,而這些事是什麼事呢?就是貪財。

    貪財對於一個傳道者是很大的致命傷,因為貪才會讓我們的眼目離開上帝,注意物質的享受,正如保羅所說:『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裏,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書6:9-10

    也因為是如此,保羅要提摩太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因為當我們追求這些德性之時,我們靠自己的努力作不到,要依靠耶穌基督的恩典,我們才能達成。追求這些,可以幫助我們的眼目專注於耶穌基督。

    是的,我們要將眼目專注於耶穌基督,我們才可以成為上帝所喜悅的人,生命才能得著更新,才可以成為榮耀上帝的傳道人。

提摩太前書4:16




你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要在這些事上恆心;因為這樣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聽你的人。

Keep a close watch on yourself and on the teaching. Persist in this, for by so doing you will save both yourself and your hearers.

*************

    成為一位傳道者,傳講信息不是光說給別人聽,他自己本身也要是這信息的實行者如此才不會發生別人遵行了得拯救,而自己卻沒有遵行,自己卻與上帝的恩典無份。

    所以,傳道者在傳講信息時,也要把自己當成聽眾之一份子,也要勉勵自己,不可單單聽道而不行道。因為許多人更是眼睜睜的檢視著傳道者,看看他的言行與他所講的道相不相稱。我們要成為一位有能力的傳道者,不光是解經或是講演技巧,更重要事實行,有沒有如主耶穌一樣「道成肉身」在弟兄姐妹當中。

    也因為如此,我們要讓基督的道,不僅停留在頭腦,也要進入心,這是聖靈要做在我們身上的工。也就是說,每個屬基督的人,要讓聖靈作工在我們身上,讓人人被聖靈轉化成為基督的見證人,隨時隨地傳揚基督的道,這才是真正的傳道者。

    願聖靈的工作在每一位讀這篇文章的讀者,祂已做工在這位寫這篇文的人身上了,願我們以生命見證這奇妙的作為。

提摩太前書

    提摩太前書概論  ,

    提摩太前後書之神學   ,

    提摩太前書1章

   提摩太前書2章    ,

   提摩太前書3章    ,

   提摩太前書4章     ,

  提摩太前書 5章   ,

  提摩太前書6章  ,

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約翰福音3:16-17




3:16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3:17
因為 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或譯:審判世人;下同),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For God so loved the world, that He gave His only begotten Son, that whoever believes in Him shall not perish, but have eternal life. For God did not send the Son into the world to judge the world, but that the world might be saved through Him.

********************

    慶祝聖誕節的意義是甚麼呢?對於跟隨耶穌基督的人就會想到是紀念耶穌基督的降生而耶穌基督的降生對於我們又是甚麼意義呢為何教會內與外都弄得轟轟烈烈呢其實大家都失了焦這一天只是「紀念」而非「真正」耶穌基督降生的日子,除非你願意悔改,離棄罪惡,透過耶穌基督與上帝和好,成為上帝的兒女,這樣聖誕節才會在你的生命中發生作用。

    因為上帝讓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降生到這世界,是要人信靠祂的救贖大功,脫離過去的罪惡,也就是遠離上帝的生活,轉向順服於上帝旨意的生活,恢復與上帝有合宜的關係,才能進一步與人也有合宜的關係,這就是聖經中所謂的平安,也就是和平的意思。

    而這樣的關係之恢復是來自於上帝的愛而且是主動的愛祂的愛是要我們脫離罪惡成為自由的人奪回祂所賜於人的尊嚴這樣祂的心才會滿足我們才會有喜樂如此才會有Joy to the World」這受詩歌,所描述的那分超越一般所謂「歡樂」的真正「平安與喜樂」。正如使徒約翰在此所說︰『因為上帝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當我們清楚這樣的真理時,我們就明白聖誕節不是「狂歡」和「放縱情慾」的日子,乃是要傳揚福音與報喜訊的日子!讓我們將上帝與人和好的福音傳揚出去,使萬民得著真正的喜樂。

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詩篇148:1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從天上讚美耶和華,在高處讚美他!

Praise the LORD. Praise the LORD from the heavens; praise him in the heights above.

***************

    耶穌基督誕生的時候,『忽然,有一大隊天軍跟那天使一起出現,頌讚上帝說:願榮耀歸於至高之處的上帝!願和平歸給地上他所喜愛的人!』(路加福音2:13-14

    相信詩人在寫這首詩的時候,也想到天使與天軍在上帝寶座旁邊的榮耀景象,所以寫下這個詩句。然而耶穌基督的誕生,更是讓天使與天軍讚美上帝,因為上帝的榮耀與大能要藉由耶穌基督的誕生顯明祂的救恩要臨到萬民,甚至全部宇宙。一切受造之物,不要再嘆息,不再絕望因為,上帝必勝過惡勢力,使一切都更新了!

    也因為如此,我們也要加入天使與天軍的讚美行列,這是和我們的生命是息息相關的,我們更是要讚美的!

熱門文章

我的網誌清單

  • 馬丁路德《桌邊談》(Table Talk)簡介 - 📖 *書名:* *Table Talk*(德語:*Tischreden*) ✍ *作者:*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 📅 *成書時間:* 約 1531–1546 年(死後由門徒整理出版) 📚 *內容類型:* 宗教對話、神學思想、生活觀察 -----------...
    3 週前
  • 《效法基督》中內在生活 - 多瑪斯·肯畢斯(Thomas à Kempis)對內在生活的教導,是在邀請我們*從外在的忙亂,轉向內心的靜默與上帝的同在* ,這是一條通往靈魂深處的路,是門徒生命成熟的關鍵。 ------------------------------ *🕊**️ **什麼是「內在生活」?* 簡單來說,*...
    3 天前
  • 雙重預定論 - 很棒的問題!「雙重預定論(Double Predestination )」是教會歷史中特別在加爾文主義(改革宗神學)裡引起很多討論的一個神學教義。它試圖解釋一個非常核心也非常艱深的問題: 如果上帝揀選一些人得救,那麼其他人呢?是祂也預定他們滅亡嗎? 我們先定義、再分析,再以聖經為基礎去思考這...
    1 週前
  • 新約神學之主題式方法(Thematic Approach)之參考資料 - **主題式方法(Thematic Approach)**是研究新約神學的一種重要途徑,特別適合想要抓住「聖經整體信息」的讀者、講道者與研經者。 這個方法的核心思想是: 從整本新約聖經中選擇一個重要神學主題(如「國度」、「恩典」、「信心」、「聖靈」、「基督的主權」等),觀察這個主題如何在不同經卷中被呈...
    6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