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7日 星期六

哥林多後書3:7-11


3:7 那用字刻在石頭上屬死的職事尚且有榮光,甚至以色列人因摩西面上的榮光,不能定睛看他的臉;這榮光原是漸漸退去的,
3:8
何況那屬靈的職事豈不更有榮光嗎?
3:9
若是定罪的職事有榮光,那稱義的職事榮光就越發大了。
3:10
那從前有榮光的,因這極大的榮光就算不得有榮光了;
3:11
若那廢掉的有榮光,這長存的就更有榮光了。

Now if the ministry that brought death, which was engraved in letters on stone, came with glory, so that the Israelites could not look steadily at the face of Moses because of its glory, transitory though it was, will not the ministry of the Spirit be even more glorious? If the ministry that brought condemnation was glorious, how much more glorious is the ministry that brings righteousness! 10 For what was glorious has no glory now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urpassing glory. 11 And if what was transitory came with glory, how much greater is the glory of that which lasts!

**********

    摩西在西乃山上與耶和華同在四十晝夜,下山之後臉上充滿榮光,以至於大家不敢直是他的面,就用一塊帕子把他的臉遮住。於是以色列人認為摩西是有上帝榮光的人。然而摩西帶來的律法,並不是人得生命,許多規定都是把人處死,所以保羅將他的職事(ministry)稱為死得職事、定罪的職事,而且這個職事是短暫的,因為屬靈的職事來了以後,這就要過去了!

    保羅所說的屬靈的職事,見是聖靈的職事,也就是指耶穌基督所成就的!這是真正直接與上帝相連結的,也就是上帝自己的作為,不是代理的性質(摩西是屬於代理性)。所以,不用像摩西一樣弄得轟轟烈烈。因為祂若展露榮光的話,不是帕子可以遮的住的。祂來做的與摩西剛好相對的,祂是使人「稱義」。而且這個職事是不受時空限制,全地的人都可以來領受,從古到今,又由今到未來,存到永遠,決不廢去,永遠有效!

    所以,保羅認定耶穌基督的職事是優過摩西許多,不只是優過而且是永恆不變,使人稱義、使人得生命,因為這就是上帝直接的做為。而耶穌基督本就是上帝的兒子,也就是完全的上帝;祂在人的當中,成為人子,也是完全的人!


沒有留言:

熱門文章

我的網誌清單

  • 章伯斯簡介 - 奧斯瓦德·章伯斯 1874 年出生於蘇格蘭,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接受教育。在他 22 歲那年,他感到上帝在呼召他成為一位傳道人,雖然他很有文藝天賦。在都倫的一所很小的神學院學習和教書之後,他搬到了一個宣教機構,這個機構的宣教範圍覆蓋英國、美國和日本。1908 年,奧斯瓦德·章伯...
    1 個月前
  • 靈修神學的意義與核心 - *靈修神學*(Spiritual Theology )是一門研究基督徒屬靈生命的學科,關注如何在基督裡經歷生命的更新、靈性成長,以及與上帝建立親密關係。它結合了聖經教義、神學反思和實踐生活,幫助信徒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信仰,活出基督的樣式。 靈修神學的核心不僅是理解信仰,更是將信仰轉化為實際的生命經歷。...
    5 天前
  • 基督改變世界的工作 - 耶穌基督的工作不僅在個人層面帶來救恩,也徹底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歷史進程、價值觀和人類的未來。祂的工作超越時間與空間,從祂的降生到祂的再來,都展現了對世界的深刻影響與轉化。以下我們將從 *靈性、文化、社會和未來的盼望*這四個層面探討基督如何改變世界。 *一、靈性層面:帶來救恩與和好* *1. *...
    5 天前
  • 詩篇第一篇介紹 - *詩篇第一篇*是一首智慧詩,開啟了整卷詩篇,奠定了詩篇的主題基調。這篇詩篇以**「義人」與「惡人」的對比** 為核心,描繪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及其結局。它不僅是整卷詩篇的引言,也為敬虔生活提供了屬靈指導。 *一、詩篇第一篇的結構分析* 詩篇第一篇分為三個部分,每部分都探討屬靈生活的不同面...
    2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