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 星期三

希伯來書5章1-10節

 

  5:1 凡從人間挑選的大祭司,是奉派替人辦理屬 神的事,為要獻上禮物和贖罪祭(或譯:要為罪獻上禮物和祭物)。 5:2 他能體諒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因為他自己也是被軟弱所困。 5:3 故此,他理當為百姓和自己獻祭贖罪。 5:4 這大祭司的尊榮,沒有人自取。惟要蒙 神所召,像亞倫一樣。 5:5 如此,基督也不是自取榮耀作大祭司,乃是在乎向他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的那一位; 5:6 就如經上又有一處說:「你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 5:7 基督在肉體的時候,既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 5:8 他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 5:9 他既得以完全,就為凡順從他的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 5:10 並蒙 神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稱他為大祭司。

  ***************************

      基督是希臘文,是從希伯來文之“彌賽亞”翻譯來的。而“彌賽亞”是指“受膏者”,在猶太人受膏者包括:祭司、先知與君王。

      在此論及基督是祭司。人間的祭司為百姓和自己獻祭贖罪,而基督是無罪的,將自己當成贖罪祭為百姓的罪獻上。不僅如此還以順從成為完全,就為凡順從他的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

      所以,基督是以主動與被動之順服完成救贖大功,使屬祂的人因著祂得永遠之救贖。既然得贖,就與上帝和好,就成為上帝兒女,承受永生,得享安息!

沒有留言:

熱門文章

我的網誌清單

  • 馬丁路德《桌邊談》(Table Talk)簡介 - 📖 *書名:* *Table Talk*(德語:*Tischreden*) ✍ *作者:*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 📅 *成書時間:* 約 1531–1546 年(死後由門徒整理出版) 📚 *內容類型:* 宗教對話、神學思想、生活觀察 -----------...
    3 週前
  • 《效法基督》中內在生活 - 多瑪斯·肯畢斯(Thomas à Kempis)對內在生活的教導,是在邀請我們*從外在的忙亂,轉向內心的靜默與上帝的同在* ,這是一條通往靈魂深處的路,是門徒生命成熟的關鍵。 ------------------------------ *🕊**️ **什麼是「內在生活」?* 簡單來說,*...
    14 小時前
  • 雙重預定論 - 很棒的問題!「雙重預定論(Double Predestination )」是教會歷史中特別在加爾文主義(改革宗神學)裡引起很多討論的一個神學教義。它試圖解釋一個非常核心也非常艱深的問題: 如果上帝揀選一些人得救,那麼其他人呢?是祂也預定他們滅亡嗎? 我們先定義、再分析,再以聖經為基礎去思考這...
    1 週前
  • 新約神學之主題式方法(Thematic Approach)之參考資料 - **主題式方法(Thematic Approach)**是研究新約神學的一種重要途徑,特別適合想要抓住「聖經整體信息」的讀者、講道者與研經者。 這個方法的核心思想是: 從整本新約聖經中選擇一個重要神學主題(如「國度」、「恩典」、「信心」、「聖靈」、「基督的主權」等),觀察這個主題如何在不同經卷中被呈...
    2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