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

彌迦書1:2

 

萬民哪,你們都要聽!地和其上所有的,也都要側耳而聽!主耶和華從他的聖殿要見證你們的不是。

**********

    上帝透過彌迦不僅對以色列人說話,更要他向世界各民族宣揚上帝的話。

    所以,他呼喊:「萬民哪,你們都要聽!地和其上所有的,也都要側耳而聽!」

    這裡的「聽」,不是聽了就算了,是要「聽從」,並且要將這些話放在心上。也就說,要當一回事。

    而耶和華的信息是甚麼呢?『主耶和華從他的聖殿要見證你們的不是』。是的,原本的我們在上帝面前是無法稱為義的,因為我們不僅有罪性,更是有許多罪行。

    但是,上帝指正我們,不是要撇棄我們,乃是讓我們認識自己多麼需要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恩!

 

提摩太前書4:1

 

聖靈明說,在後來的時候必有人離棄真道,聽從那引誘人的邪靈和鬼魔的道理;

Now the Spirit expressly says that in later times some will depart from the faith by devoting themselves to deceitful spirits and teachings of demons,

**************

    對於這段經文,我們必須看上下文,不可用來說人信了耶穌以後,後來又離棄這個信仰,不再信耶穌。

    這是「阿敏念主義」者用來說明:不是一次得救,就永遠得就。他們強調,人有可能從救恩中失落,除非人努力堅持。這也就是說信仰是人的決定,不是上帝約束人一定要信。

    但是就聖經而言,信主的人是從上帝生的(約翰福音第一章),也就說信仰是上帝的作為,是恩典。既然是如此,上帝是永恆與信實的,祂不會一下拯救我們,以後就不拯救我們。祂拯救我們是永不改變的,即使有時候,人離開了信仰,上帝却不丟棄那人,有一日那人會悔改再次歸主的。

    所以,我們讀一段聖經要看上下文,才不會誤解。

 

約翰福音4:10

 

耶穌回答說:「你若知道神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

Jesus answered her, “If you knew the gift of God, and who it is that is saying to you, ‘Give me a drink,’ you would have asked him, and he would have given you living water.”

*****************

    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是非常謙卑,謙卑到人都認不出祂是上帝的兒子。所以耶穌用這句話來提醒與祂說話的撒瑪利亞的婦人。

    今天也有許多人與耶穌相遇,却不把握機會接受耶穌基督的救恩,於是與耶穌基督是擦身而過,還是落空與沉淪。

    在當時耶穌基督尚未得榮耀,不接受祂的救恩情有可原;但是今日耶穌已經從死人中復活、升天、坐在上帝的右邊,我們豈可不尊榮祂?不接受祂為救主呢?

 

約翰福音3:18

 

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獨生子的名。

Whoever believes in him is not condemned, but whoever does not believe is condemned already, because he has not believed in the name of the only Son of God.

**********

    由這段經文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定不定罪,不在乎上帝是否有定規,而是在於人本身對耶穌基督的態度。

    許多人常常把自己的「有罪」,歸咎於上帝的定罪,好像上帝喜歡找人的麻煩。其實對自己的罪要負責的是自己,不是上帝,不是教會。更不可說「罪惡感」是上帝造成的、是教會造成的,是人自己犯罪在先。

    上帝反而是要解決人之罪的問題,而教會是更是上帝施行這樣救恩的管道。也因為如此,要駁斥一些傳達似是而非的話語的「假先知」,以「心靈導師」為名,譁眾取寵,將一切由自身發出的罪惡感,歸咎於教會傳福音時說:「人都犯了罪,得罪上帝!」

    其實,人有罪是事實,而目前世界的混亂、人心的不安、…,都是人犯罪的結果。而救人脫離罪惡,唯一的方式是信靠耶穌基督成為救主。因為耶穌基督已為世人的罪死於十字架上,並且從死人中復活,勝過死亡。那些「心靈導師」有這樣的作為嗎?

 

詩篇145:9

 

耶和華善待萬民;他的慈悲覆庇他一切所造的。

The Lord is good to all,

and his mercy is over all that he has made.

***************

    上帝的心意就是要「善待」,就是要用「慈悲覆庇」。

    但是人為什麼感受不到,又刻意遠離上帝,是因為人有罪的緣故,使人感覺在上帝面前站立不住。也因為如此,人必須要先從罪中被拯救出來,人才可以親近上帝,才可以感受上帝的美善。

    也因為如此,上帝藉由耶穌基督來建立救恩,讓人藉由耶穌基督所成的義,德與上帝有合宜的關係。人也如此才能感受上帝善待我們,用慈悲覆庇我們。

 

詩篇3:8

 

救 恩 屬 乎 耶 和 華 ; 願 你 賜 福 給 你 的 百 姓 。( 細 拉 )

Salvation belongs to the Lord;

your blessing be on your people!

Selah

***********

    我們的人生一定要以耶和華所預備的救恩為依歸,而耶和華所預備的救恩就是耶穌基督,我們一切都要靠耶穌基督的救恩才能夠經歷上帝的奇妙,尤其是我們生命的轉變!

    當然我們生命轉變的目的是:要在這個時代帶領人來經歷上帝的作為,使他們的生命也被更新。也因為如此,我們要親自遇見上帝,我們才可以帶領人親自經歷上帝。

     遇見上帝不是去參加甚麼營會,而是我們肯照上帝的旨意,透過耶穌基督與上帝復合,得著兒子的名分,如此才可以經歷上帝,享受上帝所預備的安息。

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

申命記13:4

 

  你們要跟隨上主,敬畏他;你們要聽從他,遵行他的誡命;你們要事奉他,對他忠心。

  Deuteronomy 13:4

  It is the LORD your God you must follow, and him you must revere. Keep his commands and obey him; serve him and hold fast to him.

  *********************

      這是摩西對以色列人的教導,這群人是在曠野中出生的第二代,祂們沒有經歷出埃及和過紅海的事件。所以,他們對上帝的體驗是靠口述的。然而,祂們卻負有一個重要之任務,就是要進迦南,上帝所要應許給他們祖宗亞伯拉罕之地。

      他們是生出來即為上帝的選民,並要在應許之地,建立自己的家園。而他們與他們的父母之不同是他們自小就受「上帝律法」之薰陶,是上帝所鍾愛的,是蒙福的一群。

      也因為如此,摩西諄諄善誘,耳提面命告訴他們:『你們要跟隨上主,敬畏他;你們要聽從他,遵行他的誡命;你們要事奉他,對他忠心。

      這事他們現在,以及將來,尤其是進入迦南地,所必須有之生活態度。因為,耶和華真的是他們的上帝。

      同樣,今日我們蒙耶穌基督的救恩,上帝的聖靈內住於我們裡面,我們可以感受到上帝的引導,我們更是要竭力盡忠,為主而活,好榮耀主的名,使主的心意滿足,討主喜悅。

熱門文章

我的網誌清單

  • 馬丁路德《桌邊談》(Table Talk)簡介 - 📖 *書名:* *Table Talk*(德語:*Tischreden*) ✍ *作者:*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 📅 *成書時間:* 約 1531–1546 年(死後由門徒整理出版) 📚 *內容類型:* 宗教對話、神學思想、生活觀察 -----------...
    3 週前
  • 《效法基督》中內在生活 - 多瑪斯·肯畢斯(Thomas à Kempis)對內在生活的教導,是在邀請我們*從外在的忙亂,轉向內心的靜默與上帝的同在* ,這是一條通往靈魂深處的路,是門徒生命成熟的關鍵。 ------------------------------ *🕊**️ **什麼是「內在生活」?* 簡單來說,*...
    4 天前
  • 雙重預定論 - 很棒的問題!「雙重預定論(Double Predestination )」是教會歷史中特別在加爾文主義(改革宗神學)裡引起很多討論的一個神學教義。它試圖解釋一個非常核心也非常艱深的問題: 如果上帝揀選一些人得救,那麼其他人呢?是祂也預定他們滅亡嗎? 我們先定義、再分析,再以聖經為基礎去思考這...
    1 週前
  • 新約神學之主題式方法(Thematic Approach)之參考資料 - **主題式方法(Thematic Approach)**是研究新約神學的一種重要途徑,特別適合想要抓住「聖經整體信息」的讀者、講道者與研經者。 這個方法的核心思想是: 從整本新約聖經中選擇一個重要神學主題(如「國度」、「恩典」、「信心」、「聖靈」、「基督的主權」等),觀察這個主題如何在不同經卷中被呈...
    6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