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8日 星期五

路得記1:1-5


1:1 當士師秉政的時候,國中遭遇饑荒。在猶大的伯利恆,有一個人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往摩押地去寄居。
1:2
這人名叫以利米勒,他的妻名叫拿俄米;他兩個兒子,一個名叫瑪倫,一個名叫基連,都是猶大伯利恆的以法他人。他們到了摩押地,就住在那裡。
1:3
後來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死了,剩下婦人和她兩個兒子。
1:4
這兩個兒子娶了摩押女子為妻,一個名叫俄珥巴,一個名叫路得,在那裡住了約有十年。
1:5
瑪倫和基連二人也死了,剩下拿俄米,沒有丈夫,也沒有兒子。

In the days when the judges ruled, there was a famine in the land. So a man from Bethlehem in Judah, together with his wife and two sons, went to live for a while in the country of Moab. The man’s name was Elimelek, his wife’s name was Naomi, and the names of his two sons were Mahlon and Kilion. They were Ephrathites from Bethlehem, Judah. And they went to Moab and lived there.
Now Elimelek, Naomi’s husband, died, and she was left with her two sons. They married Moabite women, one named Orpah and the other Ruth. After they had lived there about ten years, both Mahlon and Kilion also died, and Naomi was left without her two sons and her husband.

****************

    伯利恆」是「糧食之家」的意思,然而饑荒太厲害了,讓以利米勒從那裏般到摩押地去寄居,以利米勒後來卻死在那裏。不僅這樣,他的兩個兒子一個名叫瑪倫,一個名叫基連,在他死後就然取摩押女子為妻。再過十年,這兩個兒子也死了!

    也就這樣一家四口到摩押地,最後只剩下拿俄米一人沒有丈夫,也沒有兒子。雖然有兩個媳婦,一個名叫俄珥巴,一個名叫路得,都是外邦的摩押女子。這種狀況,讓拿俄米真是沒有指望了!

    這種山窮水盡的狀態,讓人感到前途茫茫,不知上帝要如何拯救?願上帝大大的憐憫,每一個前途茫茫的人!因為人在這種無助的狀態,只能倚靠上帝了!



沒有留言:

熱門文章

我的網誌清單

  • 《蘇格蘭信仰告白》簡介 - *📅* *寫作時間與背景* - *成文於 1560 年*,在蘇格蘭宗教改革的高潮時期。 - 在約翰‧諾克斯(John Knox)與其他五位改革者(合稱“六位約翰”)的帶領下完成,於*蘇格蘭議會(Parliament of Scotland)中被採納為國家教會的信仰準則*。 ...
    1 小時前
  • 熙篤七日靈修手冊 - *主題:Ora et Labora — 在禱告與工作中與主同行* *目的:學習熙篤精神的七個核心面向,操練安靜、聖言、默觀與愛的生活* ------------------------------ *🕯**️ **每日靈修結構(建議約30-45分鐘)* 1. *晨禱*(7分鐘) 向上...
    2 天前
  • 雙重預定論 - 很棒的問題!「雙重預定論(Double Predestination )」是教會歷史中特別在加爾文主義(改革宗神學)裡引起很多討論的一個神學教義。它試圖解釋一個非常核心也非常艱深的問題: 如果上帝揀選一些人得救,那麼其他人呢?是祂也預定他們滅亡嗎? 我們先定義、再分析,再以聖經為基礎去思考這...
    2 週前
  • 詩篇第6篇概論 - *一、標題與背景* - *標題*:「大衛的詩,交與伶長。用絲弦的樂器,調用第八。」 - *作者*:大衛 - *「第八」*(希伯來文 *sheminith*)可能是音樂術語,代表低音八度,或用於莊嚴、哀傷的曲調。 - 這首詩是大衛在極度痛苦中向上帝呼求的一篇*...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