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3日 星期六

箴言19:7


貧窮人,弟兄都恨他;何況他的朋友,更遠離他!他用言語追隨,他們卻走了。

The poor are shunned by all their relatives—
    how much more do their friends avoid them!
Though the poor pursue them with pleading,
    they are nowhere to be found.

***********

    貧窮人讓人無利可圖,有時還要救濟他,所以親人與朋友都不願意理他,雖然他對人很好,用好話來召呼人,大家還是逃跑不理他。

    想到這樣的人,教會卻是要發揮上帝的愛來協助他,讓他可以找到適合的工作,可以獲得財利是很重要的。人若沒有工作收入,很容易坐吃山空。

    上帝喜悅人用彼此扶助,來感受祂的憐憫與賜福,您願意靠著耶穌基督的恩典來成就嗎?

2018年6月22日 星期五

哥林多前書13:8-13


3:8 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
13:9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
13:10
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
13:11
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
13:12
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原文是如同猜謎),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
13:13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Love never fails. But where there are prophecies, they will cease; where there are tongues, they will be stilled; where there is knowledge, it will pass away. For we know in part and we prophesy in part, 10 but when completeness comes, what is in part disappears. 11 When I was a child, I talked like a child, I thought like a child, I reasoned like a child. When I became a man, I put the ways of childhood behind me. 12 For now we see only a reflection as in a mirror; then we shall see face to face. Now I know in part; then I shall know fully, even as I am fully known.
13 And now these three remain: faith, hope and love. But the greatest of these is love.

*********

    愛是永不止息」的英文翻譯很清楚告訴我們:「愛絕不失敗的!」

    愛是上帝的做為,是永恆的!不像恩賜是有時間限制的,正如主耶穌在來以後,教會就轉換成上帝國了,那時各樣的恩賜都不需要了!所以保羅說:「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

    保羅用小孩和成人,讓我們知道現在的聖靈恩賜,是適合在耶穌基督再來以前,耶穌基督在來以後,就不需要聖靈恩賜了!但是,對上帝、對人的愛仍然需要;上帝對我們的愛,也是依然存在!

    也因此保羅會下這樣的結論:「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哥林多前書13:4-7


13:4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13:5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13:6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13:7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Love is patient, love is kind. It does not envy, it does not boast, it is not proud. It does not dishonor others, it is not self-seeking, it is not easily angered, it keeps no record of wrongs. Love does not delight in evil but rejoices with the truth. It always protects, always trusts, always hopes, always perseveres.

*********

    保羅在說的「愛」是指基督的愛;既然是基督的愛,就是說人也要學習並遵行的愛,人靠自己是做不到,是要先在基督裡享受,默想、思考與感覺,讓自己先浸潤在這樣的愛中,被這樣的愛更新,我們才能夠遵行。

    所以,這裡說的愛,是拿來要求自己的,不是要求別人要如此待我們。若是以此來要求人,很容易落入批評與論斷,最後變成苦毒的人,還會使自己對教會失望,最後不信!

    切記,不要用這樣的愛來衡量別人如何待我們,而是我們要效法基督,用這樣的愛去待人,讓基督的榮美從我們身上展現,因導人來歸向基督,享受基督的愛而使生命更新。

哥林多前書13章

     哥林多前書13:1-3  ,  哥林多前書13:1 ,

    哥林多前書 13:4-8  ,  哥林多前書13:4-7  ,

     哥林多前書 13:4-5 , 哥林多前書13: 6-7  ,

     哥林多前書13:8-13 ,

     哥林多前書 13:9-13  ,  哥林多前書13:12  ,

   

哥林多前書13:1-3


13:1 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
13:2
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祕,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甚麼。
13:3
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

If I speak in the tongues[a] of men or of angels, but do not have love, I am only a resounding gong or a clanging cymbal. If I have the gift of prophecy and can fathom all mysteries and all knowledge, and if I have a faith that can move mountains, but do not have love, I am nothing. If I give all I possess to the poor and give over my body to hardship that I may boast,[b] but do not have love, I gain nothing.

*********

    保羅在1231節說:「你們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賜。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

    因為許多人人認為恩賜很重要,是領受聖靈的記號,證明自己是上帝所揀選的人,是蒙恩得救的人,讓人覺得自己有天堂的門票了。然而保羅要我們看重的不是恩賜,而是「愛」!就是要愛上帝和愛鄰舍(人)。

    基督徒真正的記號不是恩賜,而是「愛」,所以保羅鼓勵基督徒要從主那裡領受「愛」,勝於其他恩賜。

2018年6月21日 星期四

箴言19:6


好施散的,有多人求他的恩情;愛送禮的,人都為他的朋友。

Many curry favor with a ruler,
    and everyone is the friend of one who gives gifts.

***********

    現代中文譯本翻譯成為:「地位崇高的,人人奉承;好施捨的,人人諂媚。這樣的翻譯比較接近原文,也說明人性的趨炎附勢。許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希望從別人那裡得著好處,因為人在世界上常常感受到缺乏和無能,尤其想要又得不著的那種感覺會使人更加的想得著。也就是害怕失去,又害怕沒有得到,有還要更多!

    就像今天下午去參加讀書會的時候,有人帶來了蛋糕,本來每個人吃小塊。在會後的時候,帶蛋糕來的人,說要給一塊帶回家。但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它吃掉!吃完之後,就感覺自己好像有貪心的念頭,才會有這樣的舉動!

    其實人心的貪婪都是因為不滿足,不感謝來的!正如我今天的舉動,是貪心所致,最深層的原因是:感受到自己經濟上缺乏不足!求主保守,賜給我感謝的心,使自己有能知足,並將歸榮耀給上帝!

熱門文章

我的網誌清單

  • 馬丁路德《桌邊談》(Table Talk)簡介 - 📖 *書名:* *Table Talk*(德語:*Tischreden*) ✍ *作者:*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 📅 *成書時間:* 約 1531–1546 年(死後由門徒整理出版) 📚 *內容類型:* 宗教對話、神學思想、生活觀察 -----------...
    3 週前
  • 《效法基督》中內在生活 - 多瑪斯·肯畢斯(Thomas à Kempis)對內在生活的教導,是在邀請我們*從外在的忙亂,轉向內心的靜默與上帝的同在* ,這是一條通往靈魂深處的路,是門徒生命成熟的關鍵。 ------------------------------ *🕊**️ **什麼是「內在生活」?* 簡單來說,*...
    5 天前
  • 雙重預定論 - 很棒的問題!「雙重預定論(Double Predestination )」是教會歷史中特別在加爾文主義(改革宗神學)裡引起很多討論的一個神學教義。它試圖解釋一個非常核心也非常艱深的問題: 如果上帝揀選一些人得救,那麼其他人呢?是祂也預定他們滅亡嗎? 我們先定義、再分析,再以聖經為基礎去思考這...
    1 週前
  • 但以理七十個「七」的預言 - "七十週"或"七十個七"的預言是最重要的和詳細的舊約彌賽亞預言之一。 這是在但以理書 9 章中找到的。此章開頭但以理為以色列祈禱,承認以色列國得罪了上帝,並請求上帝的寬恕。 當但以理祈禱時,天使加百列向他顯現,並給了他一個以色列未來的異象。 *70 **週的劃分* 在 24 節,加百列說,"為你...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