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7日 星期三

馬太福音18:21-35

 

18:21 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

18:22 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18:23 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僕人算帳,

18:24 才算的時候,有人帶了一個欠一千萬銀子的來,

18:25 因為他沒有甚麼償還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兒女,並一切所有的都賣了償還。

18:26 那僕人就俯伏拜他,說:『主啊,寬容我!將來我都要還清。』

18:27 那僕人的主人就動了慈心,把他釋放了,並且免了他的債。

18:28 那僕人出來,遇見他的一個同伴欠他 十兩 銀子,便揪著他,掐住他的喉嚨,說:『你把所欠的還我!』

18:29 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說:『寬容我吧!將來我必還清。』

18:30 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監裏,等他還了所欠的債。

18:31 眾同伴看見他所作的事,就甚憂愁,去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

18:32 於是主人叫了他來,對他說:『你這惡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

18:33 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嗎?』

18:34 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

18:35 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裏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

 

*****************

 

    基督徒為甚麼要寬恕別人,是因為我們蒙了上帝之赦罪之恩。我們千千萬萬之罪債都算在耶穌基督身上。

 

而別人傷害我們的,我們肯原諒別人,這傷害在我們身上就成為主的祝福,因為主的馨香之氣要藉此散發,正如香花要經過搗碎後,才會有香氣。許多時後,我們要經歷苦難與逼迫我們才會明白。

 

主常常藉著惡人或魔鬼的作為,陶造我們,雖然是打擊,卻是讓我們彰顯主的榮耀。雖是消極的,甚至是我們快忍耐不下去,主的大能卻因而彰顯。正如司提反的受害卻讓保羅得救。中國文革時期,有位紅衛兵把一位老姐妹逼迫到剩一口氣時,老姐妹臨終時還說:「耶穌愛你!」結果那位紅衛兵受感動,成為基督徒!

 

所以基督徒受苦受難時不要灰心,主正在行奇妙事,要在主耶穌再來時承受榮耀!保羅這樣安慰受苦的弟兄姐妹︰『既是兒女,便是後嗣,就是上帝的後嗣,和基督同作後嗣。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羅馬書8:17-18

 

因此,我們要原諒傷害與逼迫我們的人,是他們讓主的大能從我們身上張顯之助力。當然,這樣之說法超越人世間是非對錯之邏輯,惟有聖靈之工作,我們才能明白。所以,基督徒的生命要被聖靈提升,才能化消極為積極!

 

沒有留言:

熱門文章

我的網誌清單

  • 馬丁路德《桌邊談》(Table Talk)簡介 - 📖 *書名:* *Table Talk*(德語:*Tischreden*) ✍ *作者:*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 📅 *成書時間:* 約 1531–1546 年(死後由門徒整理出版) 📚 *內容類型:* 宗教對話、神學思想、生活觀察 -----------...
    3 週前
  • 《效法基督》中內在生活 - 多瑪斯·肯畢斯(Thomas à Kempis)對內在生活的教導,是在邀請我們*從外在的忙亂,轉向內心的靜默與上帝的同在* ,這是一條通往靈魂深處的路,是門徒生命成熟的關鍵。 ------------------------------ *🕊**️ **什麼是「內在生活」?* 簡單來說,*...
    2 天前
  • 雙重預定論 - 很棒的問題!「雙重預定論(Double Predestination )」是教會歷史中特別在加爾文主義(改革宗神學)裡引起很多討論的一個神學教義。它試圖解釋一個非常核心也非常艱深的問題: 如果上帝揀選一些人得救,那麼其他人呢?是祂也預定他們滅亡嗎? 我們先定義、再分析,再以聖經為基礎去思考這...
    1 週前
  • 新約神學之主題式方法(Thematic Approach)之參考資料 - **主題式方法(Thematic Approach)**是研究新約神學的一種重要途徑,特別適合想要抓住「聖經整體信息」的讀者、講道者與研經者。 這個方法的核心思想是: 從整本新約聖經中選擇一個重要神學主題(如「國度」、「恩典」、「信心」、「聖靈」、「基督的主權」等),觀察這個主題如何在不同經卷中被呈...
    4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