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5日 星期二

哥林多前書4:1-5


4:1 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上帝奧祕事的管家。
4:2
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
4:3
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
4:4
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但判斷我的乃是主。
4:5
所以,時候未到,甚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上帝那裡得著稱讚。

This, then, is how you ought to regard us: as servants of Christ and as those entrusted with the mysteries God has revealed. Now it is required that those who have been given a trust must prove faithful. I care very little if I am judged by you or by any human court; indeed, I do not even judge myself. My conscience is clear, but that does not make me innocent. It is the Lord who judges me. Therefore judge nothing before the appointed time; wait until the Lord comes. He will bring to light what is hidden in darkness and will expose the motives of the heart. At that time each will receive their praise from God.

*************

    在教會當中最忌諱的就是:論斷人!因為論斷人就等於做判官審判人,然而人憑什麼去審判別人呢?說得更明白一點,人有許多盲點,看不見別人在暗地裡做什麼,怎麼可以隨便臆測,然後定人的罪呢?

    可是當傳道人的,在教會是公眾人物,自己不論斷人,卻常常被論斷,正如保羅在這裡說到:「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但判斷我的乃是主。所以,時候未到,甚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

    保羅之所以坦然面對論斷,就是因為他相信:只有主能準確的論斷人,甚至於他認為自己不是受懲罰,而是受到上帝稱許。正如他所說的:「那時,各人要從上帝那裡得著稱讚。

    這樣的說法讓人很驚訝,因為上帝竟然要在末日審判的時候,使我們得著稱讚!是的,審判對在基督裡的人不是懲罰,而是成全!使我們可以進入永生呢!所以,我們要歡喜快樂迎接上帝的末日審判,希望快快來臨!

沒有留言:

熱門文章

我的網誌清單

  • 馬丁路德《桌邊談》(Table Talk)簡介 - 📖 *書名:* *Table Talk*(德語:*Tischreden*) ✍ *作者:*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 📅 *成書時間:* 約 1531–1546 年(死後由門徒整理出版) 📚 *內容類型:* 宗教對話、神學思想、生活觀察 -----------...
    2 週前
  • 認罪悔改的操練 - 認罪悔改的8步驟 , 悔罪 , 認罪悔改的步驟 , 為甚麼要認罪悔改 ,
    1 週前
  • 雙重預定論 - 很棒的問題!「雙重預定論(Double Predestination )」是教會歷史中特別在加爾文主義(改革宗神學)裡引起很多討論的一個神學教義。它試圖解釋一個非常核心也非常艱深的問題: 如果上帝揀選一些人得救,那麼其他人呢?是祂也預定他們滅亡嗎? 我們先定義、再分析,再以聖經為基礎去思考這...
    5 天前
  • 新約神學之主題式方法(Thematic Approach)之參考資料 - **主題式方法(Thematic Approach)**是研究新約神學的一種重要途徑,特別適合想要抓住「聖經整體信息」的讀者、講道者與研經者。 這個方法的核心思想是: 從整本新約聖經中選擇一個重要神學主題(如「國度」、「恩典」、「信心」、「聖靈」、「基督的主權」等),觀察這個主題如何在不同經卷中被呈...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