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refore, if anyone is in Christ, he is a new creation; the old has gone, the new has come!
2015年3月2日 星期一
哥林多後書1:3

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就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上帝。
Blessed be the God and Father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 the Father of mercies and God of all comfort,
************
人對上帝的認識通常是審判者,但是保羅在此宣告上帝是:『就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上帝』。也因為如此,哥林多後書是一封充滿上帝慈悲與安慰的書信。
而基督之「福音」的內容,本來就是宣告上帝的拯救,而不是上帝的審判。所以,慈悲與安慰的成分是不可少,而且是必要的。這也是為什麼耶穌基督必須降世為人,為人的罪死於十字架上。若是耶穌基督沒有死,就不能讓人感受到上帝真正的慈悲與安慰。
在此我們要思考何為「慈悲」?與慈悲相近的就是「同情」,或是更好的詞就是「同理心」,也因為同理心上帝會貼近我們的胸懷,感受我們的需要。人都需要被注意、被關懷,甚至說被尊重、被善待;誰也不希望被冷落、被苛責。所以,上帝的慈悲正是讓我們感受到我們是被寶貴的。
那什麼是「安慰」?與「安慰」接近的意思就是「激勵」。激勵就是讓聽者受到勉勵之後,心中有一股力量油然而生,於是奮力去完成心中鎖定的目標,進而使人有成就與滿足感。我們透過耶穌基督的拯救,成為上帝的兒女,心中就有這股從聖靈來的力量,驅使我們將上帝的榮耀與權能與人分享。
也因為保羅感受到天父上帝,也就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是賜『慈悲』與『安慰』的上帝,所以帶領大家『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使上帝得著應得的榮耀。
2015年3月1日 星期日
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
帖撒羅尼迦前書4:1 , 帖撒羅尼迦前書4:2 ,
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3-8節 ,
帖撒羅尼迦前書4:3 , 帖撒羅尼迦前書4:3 ,
帖撒羅尼迦前書4:4 , 帖撒羅尼迦前書4:5 ,
帖撒羅尼迦前書4:6 , 帖撒羅尼迦前書4:7 ,
帖撒羅尼迦前書4:8 ,
帖撒羅尼迦前書4:9 , 帖撒羅尼迦前書4:10 ,
帖撒羅尼迦前書4:11-12 ,
耶穌基督再來之盼望----帖 撒 羅 尼 迦 前 書 4:13-18 ,
帖撒羅尼迦前書 4:13-14 ,
帖撒羅尼迦前書4:13 , 帖撒羅尼迦前書4:14 ,
帖撒羅尼迦前書4:9
論到弟兄們相愛,不用人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自己蒙了上帝的教訓,叫你們彼此相愛。
Now
concerning brotherly love you have no need for anyone to write to you, for you
yourselves have been taught by God to love one another,
************
保羅在此教導帖撒羅尼迦信徒關於教會弟兄姐妹之間應有的關係,就是彼此相愛。而這樣的事是基本到一個程度,就是『不用人寫信給你們』。也就是說他們應該清楚這教訓,不用保羅來教導。因為上帝親自教導了他們。
這也讓我們感受到,講道者在教會作教導的工作,不需要將「應用」部分講得太過於仔細,不留給弟兄姐妹自己思考的空間。有許多時候,我們用各人的感受來說經文如何應用,反而限制弟兄姐妹面對上帝該有的思考。正如保羅在這裡所說,是要弟兄姐妹自己去思考如何在教會中,實踐『彼此相愛』。
當然這樣的實踐能力是來自上帝的作為,是上帝在我們的心中將基督的榮耀顯明,使我們感受到基督的拯救是何等的浩大,而伏在上帝大能手下,享受祂的同在。
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哥林多後書5:19
這就是上帝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
that is, in Christ God was reconciling the
world to himself, not counting their trespasses against them, and entrusting to
us the message of reconciliation.
*******************
上帝已經在基督裡讓世人與祂和好,不再計算人的惡,也就這裡所說『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所以,上帝就恩的中心是透過耶穌基督與人重新和好,並且接納願意接受救恩的人成為上帝的兒女,讓這樣的人享受上帝在基督裡的豐盛生命。
然而上帝如何使世人享受到呢?就是透過我們這些先與上帝和好的人,讓我們將上帝願意與世人和好的消息傳揚出去。也因為如此,每一位屬基督的人,不僅自己與上帝和好,也要帶領人與上帝和好,成為上帝的使者。
也因為上帝託付我們這樣的使命,所以我們傳福音是要人與上帝和好,不是要批判人的罪,只要述說人有罪的事實,讓人知道需要透過耶穌基督的拯救才能脫離就夠了,其他的工作是聖靈的事,我們做的事要請人進入基督裡,加入教會成為基督的肢體。也就是讓人知道:上帝的公義是不願意人被罪綑綁,願意人人得救不願一人沉淪,更透過耶穌基督一次的獻上,成就永遠的救贖。
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
加拉太書2:19
我因律法,就向律法死了,叫我可以向上帝活著。
For through the law I died to the law, so
that I might live to God.
**************
基督是經過十字架上的死,然後從死人中復活,好拯救人脫離死亡,這是上帝施恩的方法。然而人要接受這恩典,就不能再以律法的義來得著,因為人是不可靠律法稱義,律法的目的是要人知罪,使人知道自己之所以會「死」是因為「罪」的緣故。今天我們要靠耶穌基督出死入生,就必須先承認我們有罪的事實,是「死」的,尤其是在律法面前,這樣我們才能認定我們必須有耶穌基督的救恩,我們才能進入上帝的國,得享永生。
而向律法死就是要在上帝面前認罪,正如約翰一書1章9-10節所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犯過罪,便是以上帝為說謊的,他的道也不在我們心裡了。』
因此,我們要向上帝活,就必須求聖靈來光照與鑒察,讓我們將一切的不義向上帝敞開,讓上帝來醫治,如同我們的身體有病,需要讓醫師知道,醫師才能用他的專業來醫治我們,才能讓生命延續。而我們永生的生命也是如此,要讓上帝的真光來照亮,才能得醫治,雖然惡行被照出來之時是難過,但是我們要相信上帝透過耶穌基督都接納我們為兒女,我們豈不更應接納自己的真相呢?將自己交託給上帝來更新我們呢!
2015年2月26日 星期四
訂閱:
文章 (Atom)
熱門文章
-
24:5 婦女們驚怕,將臉伏地。那兩個人就對她們說:「為甚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 24:6 他不在這裡,已經復活了。當記念他還在加利利的時候怎樣告訴你們, 24:7 說:『人子必須被交在罪人手裡,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復活。』」 5 In their...
-
24:36 正說這話的時候,耶穌親自站在他們當中,說:「願你們平安!」 24:37 他們卻驚慌害怕,以為所看見的是魂。 24:38 耶穌說:「你們為甚麼愁煩?為甚麼心裡起疑念呢? 24:39 你們看我的手,我的腳,就知道實在是我了。摸我看看!魂無骨無肉,你們看,...
-
3:1 我夜間躺臥在床上,尋找我心所愛的;我尋找他,卻尋不見。 3:2 我說:我要起來,遊行城中,在街市上,在寬闊處,尋找我心所愛的。我尋找他,卻尋不見。 3:3 城中巡邏看守的人遇見我;我問他們:你們看見我心所愛的沒有? 3:4 我剛離開他們就遇見我心所...
-
121:1 (上行之詩。)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 121:2 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121:3 他必不叫你的腳搖動;保護你的必不打盹! 121:4 保護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覺。 121:5 保護你的是耶和華;耶和華在你右邊蔭庇你。 ...
-
願他用口與我親嘴;因你的愛情比酒更美。 Let him kiss me with the kisses of his mouth— for your love is more delightful than wine. ***********...
-
4:13 他們見彼得、約翰的膽量,又看出他們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就希奇,認明他們是跟過耶穌的; 4:14 又看見那治好了的人和他們一同站著,就無話可駁。 When they saw the courage of Peter and John and real...
-
耶穌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 Jesus answered him, “Truly I tell you, today you will be with Me in paradise.” ************ ...
-
24:1 七日的頭一日,黎明的時候,那些婦女帶著所預備的香料來到墳墓前, 24:2 看見石頭已經從墳墓滾開了, 24:3 她們就進去,只是不見主耶穌的身體。 24:4 正在猜疑之間,忽然有兩個人站在旁邊,衣服放光。 24:5 婦女們驚怕,將臉伏地。那兩個...
-
3:7 各類的走獸、飛禽、昆蟲、水族,本來都可以制伏,也已經被人制伏了; 3:8 惟獨舌頭沒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惡物,滿了害死人的毒氣。 7 All kinds of animals, birds, reptiles and sea creatures ...
-
於是這話傳在弟兄中間,說那門徒不死。其實,耶穌不是說他不死,乃是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 Because of this, the rumor spread among the believers that this disciple would not...
我的網誌清單
-
-
-
馬丁路德《桌邊談》(Table Talk)簡介 - 📖 *書名:* *Table Talk*(德語:*Tischreden*) ✍ *作者:*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 📅 *成書時間:* 約 1531–1546 年(死後由門徒整理出版) 📚 *內容類型:* 宗教對話、神學思想、生活觀察 -----------...3 週前
-
《效法基督》中內在生活 - 多瑪斯·肯畢斯(Thomas à Kempis)對內在生活的教導,是在邀請我們*從外在的忙亂,轉向內心的靜默與上帝的同在* ,這是一條通往靈魂深處的路,是門徒生命成熟的關鍵。 ------------------------------ *🕊**️ **什麼是「內在生活」?* 簡單來說,*...3 天前
-
雙重預定論 - 很棒的問題!「雙重預定論(Double Predestination )」是教會歷史中特別在加爾文主義(改革宗神學)裡引起很多討論的一個神學教義。它試圖解釋一個非常核心也非常艱深的問題: 如果上帝揀選一些人得救,那麼其他人呢?是祂也預定他們滅亡嗎? 我們先定義、再分析,再以聖經為基礎去思考這...1 週前
-
新約神學之主題式方法(Thematic Approach)之參考資料 - **主題式方法(Thematic Approach)**是研究新約神學的一種重要途徑,特別適合想要抓住「聖經整體信息」的讀者、講道者與研經者。 這個方法的核心思想是: 從整本新約聖經中選擇一個重要神學主題(如「國度」、「恩典」、「信心」、「聖靈」、「基督的主權」等),觀察這個主題如何在不同經卷中被呈...6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