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日 星期一

馬太福音26章

      馬太福音26:1-5  ,

      馬太福音26:6-13

      馬太福音26:14-16  ,

      馬太福音26:17-30  , 馬太福音26:29 ,

      馬太福音26:31-35 ,

      馬太福音26:36-46  ,  馬太福音26:39 , 馬太福音26:41   , 

      馬太福音26:47-56   ,  馬太福音26:51-54   ,

      馬太福音26:57-68

      馬太福音26:69-75  ,

馬太福音26:41

圖片

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

Watch and pray that you may not enter into temptation. The spirit indeed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

*************

    耶穌基督在此舉出人的意志心靈是不自由的,因為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意思是說,人在意志(心靈)上知道要去遵行上帝的旨意,卻因為肉體的限制,無法行出來。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被罪所轄制。這也是告訴我們一個事實,意志必須有無罪的肉體,才能真正自由。這也是人必須經過肉體的死亡,在將來復活時上帝賜給我們一個無罪的肉體,我們才能得著真正的自由意志。

    說到這裡,我們要說現在活著的人沒有真正的自由意志。除非受聖靈的引導,這不自由的意志,才會選擇耶穌基督為救主,得著真正的自由。而且這個自由是要在主耶穌再臨之時,我們完全得贖時,才可以真正實現。所以,在這段時間,我們能作得就是『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

    而主耶穌這樣的話也提醒我們,要成為一個不受現狀迷惑的人,就必須要常常在上帝面前禱告並且警醒,使我們能明白上帝的話語--聖經,進而知道如何以基督的心為心,成為與我們身分(上帝兒女)相稱的人。

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路加福音14:33



這樣,你們無論甚麼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

So therefore, any one of you who does not renounce all that he has cannot be my disciple.

***************

    對許多人而言『撇下一切所有的』來跟隨耶穌是困難的,但是若看見基督的榮耀,那就不至於困難,如保羅所說『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立比書3:7-8

    這也更說明到一個人會跟從耶穌基督是來自聖靈的感動,是不可以勉強的,我們能做的就是禱告,求聖靈動工。我們能做的就是按正義分解真理,讓人願意聽從上帝的話,不是我們的話。不過要傳講上帝的話,要先聆聽上帝的話,讓聖靈對我們說話,我們才能將所聽見的傳揚出去,使人與上帝的話相遇。

    因此傳道的人必須先有聆聽的耳聆聽上帝也聆聽人才能將上帝給的安慰或責備給該受安慰的人或該受責備的人使人可以因為上帝的話而改變生命

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箴言15章

        箴言15:1   ,  箴言15:2   , 箴言15:3箴言15:4 ,     箴言15:5 ,

     箴言15:6    ,  箴言15:7  ,  箴言15:8 , 箴言15:9  ,   箴言15:10 ,

     箴言15:11  , 箴言15:12 , 箴言15:13 ,   箴言15:14 ,箴言15:15 ,

    箴言15:16  , 箴言15:17 ,箴言15:18 , 箴言15:19  ,箴言15:20  ,

     箴言15:21  , 箴言15:22 ,    箴言15:23  , 箴言15:23  ,

     箴言15:24 ,箴言15:25 ,

     箴言15:26  , 箴言15:27  ,箴言15:28 ,箴言15:29  , 箴言15:30 ,

      箴言15:31 ,箴言15:32箴言15:33 ,

箴言15:3



耶和華的眼目無處不在;惡人善人,他都鑒察。

The eyes of the Lord are in every place,
keeping watch on the evil and the good.

**************

    說到耶和華的眼目無處不在』,是警戒我們不要做壞事還是鼓勵我們不要怕人誤會?我想兩者都有可能,但是重要的是上帝『都鑒察』,所以我們要行事為人對得起上帝,與我們所蒙的恩相稱,這樣才能滿足上帝拯救的心。

    因此,我們在上帝面前不是要誇善,也不是要避惡。到要從心中存敬畏與感謝的心,要不是耶穌督的拯救,我們豈能感受到上帝的慈愛與憐憫,我們豈能分享上帝的權能與榮耀,成為上帝的見證人呢?

    這也是我們屬乎基督的人的人生意義所在。我們一切的言行舉止,不是為表現個人的修養與才華,而是為榮耀上帝、使人得益處。我們不要害怕別人的批評與教導,我們都放在心中思考而行,不要隨意受人左右,也不要固執己見,一切『榮耀上帝、使人得益處』為生活準則,說更直接的就是遵照聖經的教導而行。

熱門文章

我的網誌清單

  • 馬丁路德《桌邊談》(Table Talk)簡介 - 📖 *書名:* *Table Talk*(德語:*Tischreden*) ✍ *作者:*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 📅 *成書時間:* 約 1531–1546 年(死後由門徒整理出版) 📚 *內容類型:* 宗教對話、神學思想、生活觀察 -----------...
    3 週前
  • 《效法基督》中內在生活 - 多瑪斯·肯畢斯(Thomas à Kempis)對內在生活的教導,是在邀請我們*從外在的忙亂,轉向內心的靜默與上帝的同在* ,這是一條通往靈魂深處的路,是門徒生命成熟的關鍵。 ------------------------------ *🕊**️ **什麼是「內在生活」?* 簡單來說,*...
    3 天前
  • 雙重預定論 - 很棒的問題!「雙重預定論(Double Predestination )」是教會歷史中特別在加爾文主義(改革宗神學)裡引起很多討論的一個神學教義。它試圖解釋一個非常核心也非常艱深的問題: 如果上帝揀選一些人得救,那麼其他人呢?是祂也預定他們滅亡嗎? 我們先定義、再分析,再以聖經為基礎去思考這...
    1 週前
  • 新約神學之主題式方法(Thematic Approach)之參考資料 - **主題式方法(Thematic Approach)**是研究新約神學的一種重要途徑,特別適合想要抓住「聖經整體信息」的讀者、講道者與研經者。 這個方法的核心思想是: 從整本新約聖經中選擇一個重要神學主題(如「國度」、「恩典」、「信心」、「聖靈」、「基督的主權」等),觀察這個主題如何在不同經卷中被呈...
    6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