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9日 星期四

哥林多後書3:15-18

 

3:15 甚至在今天,他們每逢誦讀摩西法律,那帕子還蒙著他們的心。
3:16 但是,正如聖經所說的:「當摩西轉向主的時候,他臉上的帕子就被挪掉了。」
3:17 這裏所說的「主」就是聖靈。主的靈在哪裏,那裏就有自由。
3:18 我們大家都用沒有蒙著帕子的臉反映主的榮耀;那從主─就是聖靈─所發出這榮耀在改變我們,使我們成為他的樣式,有更輝煌的榮耀。


Even to this day when Moses is read, a veil covers their hearts. But whenever anyone turns to the Lord, the veil is taken away. Now the Lord is the Spirit, and where the Spirit of the Lord is, there is freedom. And we, who with unveiled faces all reflect the Lord’s glory, are being transformed into his likeness with ever-increasing glory, which comes from the Lord, who is the Spirit.

**************************************

    這裡告訴我們:聖靈也是主,祂也是上帝。這是非常重要之真理。基督徒所信的是三位一體的上帝,而聖靈雖然是有點偏隱性的,卻是與我們最親近之上帝,祂內住在我們的心中,天天引導我們過榮耀上帝的生命。

    祂使我們得重生,可以脫離「罪」的綑綁,從滅亡之命運進入永生,使我們得以自由親近上帝。所以,保羅在此宣告:『主的靈在哪裏,那裏就有自由。』

    這裡有句話在解經時要小心:『這裏所說的「主」就是聖靈。』

和合本是:『主就是那靈!』

於是有些人看到「主」就說是「耶穌」,其實這裡的「主」不是只耶穌,是指聖靈,因此不可以解成「耶穌=聖靈」。要是解成「耶穌=聖靈」就大錯特錯了,就成了異端,這樣的解法就成為「形態論」。此說是指上帝戴三個面具,隨不同場合出現一個角色。其實許多時候,是三個位格同時出現,故我們可以說:「耶穌≠聖靈」。

所以,我們的教導要回到大公教的信仰,以免落入異端還自以為是上帝之啟示。

 

沒有留言:

熱門文章

我的網誌清單

  • 馬丁路德《桌邊談》(Table Talk)簡介 - 📖 *書名:* *Table Talk*(德語:*Tischreden*) ✍ *作者:*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 📅 *成書時間:* 約 1531–1546 年(死後由門徒整理出版) 📚 *內容類型:* 宗教對話、神學思想、生活觀察 -----------...
    3 週前
  • 《效法基督》中內在生活 - 多瑪斯·肯畢斯(Thomas à Kempis)對內在生活的教導,是在邀請我們*從外在的忙亂,轉向內心的靜默與上帝的同在* ,這是一條通往靈魂深處的路,是門徒生命成熟的關鍵。 ------------------------------ *🕊**️ **什麼是「內在生活」?* 簡單來說,*...
    2 天前
  • 雙重預定論 - 很棒的問題!「雙重預定論(Double Predestination )」是教會歷史中特別在加爾文主義(改革宗神學)裡引起很多討論的一個神學教義。它試圖解釋一個非常核心也非常艱深的問題: 如果上帝揀選一些人得救,那麼其他人呢?是祂也預定他們滅亡嗎? 我們先定義、再分析,再以聖經為基礎去思考這...
    1 週前
  • 新約神學之主題式方法(Thematic Approach)之參考資料 - **主題式方法(Thematic Approach)**是研究新約神學的一種重要途徑,特別適合想要抓住「聖經整體信息」的讀者、講道者與研經者。 這個方法的核心思想是: 從整本新約聖經中選擇一個重要神學主題(如「國度」、「恩典」、「信心」、「聖靈」、「基督的主權」等),觀察這個主題如何在不同經卷中被呈...
    5 天前